服务热线:0755-33276010
当前位置:首页 > 配音百科 > 配音题材

角色配音

发布时间:2018-09-25 09:54:37 来源:http://www.yywpy.com/ 作者:优音网 查看次数:7432 次

1、了解角色

   在拿到剧本接受其中一个角色的配音工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这个角色。通常情况下,需要做创作前的案头工作,也就是通读剧本,将所配角色的台词画出来,将所要配音的原片观看一遍,以使自己对影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了解本角色在整部影片中的色彩、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了解影片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角色的社会地位以及家族背景等,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行为个性、语言特色、形象特点等诸多方面。

    这些都可以在观赏影片和通读剧本后产生的第一直觉和潜意识当中获得,这样就形成了对本角色的初步印象。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听取本剧导演或配音导演从导演的角度对此角色的进一步阐述,再将自己对角色的初步印象与导演的阐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对这个角色的了解与认知。

   2、靠近角色

    角色的创作,除了对角色进行了解与认知外,更要了解自己与角色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有可能是时代的差距、年龄的差距、性格的差距,也有可能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差距。其中,文化差异造成的差距不容忽视。

    配音演员的角色创作不像演员那样,包括形象塑造、形体塑造以及外形服装的塑造等,他只是用声音来塑造角色。这就需要配音演员做好一切准备,用心去感受这个角色,找到与角色更多的共同点,从思维上尽量顺应角色的思维,从心理层面去感受角色的心理,逐渐拉近与角色之间内心感受上的距离,将角色的思维逻辑合理地融入自己的思维逻辑中,从意念上靠近角色。上译厂的老一辈配音艺术家通常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生活中体会自己所要塑造的人物,从行为上、习惯上、逻辑上,甚至形象上靠近角色,从而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内心。

   3、进入角色

    完成了角色心理层面的上述靠近后,就要尝试着进入角色的语言,因为配音最终是以声音的方式来诠释角色的。思想观念上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客观的认知层面,并不代表从主观意念上已经变成了这个角色,人物的语言会帮助你找到进入角色大门的钥匙。往往当下,一个配音演员是将一个角色配到影片过半的时候,才真正找到角色的感觉。

   配音演员通过一段时间用心地感受角色不同的语言表情,慢慢地将一种客观的理解变为主观的参与,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个角色里面。

   在配音创作一个角色时,有时录到影片的后半部分才能进入最佳状态,然后将这个状态保持至影片的最后一场戏。当影片全部录完后,会要求导演返回来,将真正找到角色感觉之前的部分重新配音,也就是补录,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我完全进入角色后的人物语言。

   所以说,并不是从开始录音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到角色里面的,尤其是在现代的录音方式下,要给自己一段熟悉角色、了解角色的过程,从角色的一举手、一投足或一个眼神中获取角色内在的能量。通过语言进入角色的灵魂,开启你所有感知的神经,使自己成为角色,从而达到我就是他的状态。

    4、驾驭角色

    在完全找到人物的感觉之后,基本上影片的配音也已完成,这时候会要求导演将所有的重场戏再回放一次,会以角色的目光对所完成的配音段落进行更深层次的审视。这时会神奇地发现配音中存在很多问题,于是会非常兴奋地要求导演将某些段落重新配音,调整到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其实,从这一刻起,角色的创造才正式开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进入了驾驭角色的阶段。

    经历了从了解角色、靠近角色、进入角色直至驾驭角色的全过程,也经历了从客观到主观的过渡,这个时候所有的判断都是从容的,因为找到了所有属于这个角色的心理依据,以及他的思想脉络、情感线条、表达方式,甚至自我价值。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